随着人类体验和人工智能之间的界限不断模糊,设计师们正在重新思考我们如何在情感层面上与技术互动。在快速发展的家用机器人技术领域,对话不再仅仅是关于效率或自动化,而是关于连接。虽然机器人的能力越来越强,但它们融入人类私密空间仍然让许多人感到不适。这种摩擦不仅仅是源于技术限制,而是源于用户和机器之间缺乏自然的、富有同理心的桥梁。这就是 Mimic 出现的背景——不仅仅是作为可穿戴设备,而且是作为与人形同伴建立信任的重新构想的界面。
下一代可穿戴设备旨在弥合人类与类人机器人之间的情感和心理鸿沟。在家用类人机器人司空见惯的未来,Mimic 使用户能够根据机器人的行为数据教机器人动作。最初,类人机器人执行基本功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会学会理解和个性化用户的任务。通过这个过程,用户积极教授类人机器人,形成情感纽带并克服心理障碍。
通过佩戴设备并执行所需的作,用户可以提供机器人用于学习和适应的实时数据。这种动手实践方法培养了一种控制感和能动性,减少了不安感,并促进了人与机器人之间更和谐的关系。该设备重量轻,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适合在日常活动中佩戴。其直观的界面确保用户可以将其无缝集成到他们的日常工作中而不会中断。
机器人可以适应用户行为随时间的变化。通过允许用户佩戴设备并实际演示他们希望机器人执行的任务,Mimic 将范式从基于命令的交互转变为具体教学。例如,如果用户正在准备自己的韩国炖菜,Mimic 使人形机器人不仅能够掌握食谱,还可以解释所涉及的特定成分、动作和微妙的偏好。这种上下文感知学习使机器人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用户的世界,超越通用预设。
该设备由两个集成模块组成:Vision tracker 和 Hand tracker。Vision 跟踪器使用一系列红外传感器、跟踪摄像头和基于视觉的 AI 收集视觉和听觉数据。它使用激光雷达映射环境,并使用 6-DOF 摄像头和前置 RGB 摄像头捕捉头部运动,形成动态世界模型。它的设计旨在通过适应性强的导轨系统舒适地适应不同的体型,确保无缝佩戴。
同时,佩戴在前臂上的手部追踪器通过肌电图 (EMG) 传感器和精确跟踪摄像头记录细微的物理数据,如握力、手臂角度和肌肉活动。通过分析电信号和运动模式,它可以解码用户在触觉层面上与物体的交互方式。这种数据融合通过深度学习进行处理,以构建全面的行为档案。即使是被动的时刻也变成了学习的机会,因为 Mimic 使用 360 度和双面摄像头来观察环境结构和物体用途,使人形机器人即使在未说明的情况下也能理解意图。
通过这些层次的感官输入和情境建模,Mimic 不仅教授任务,还传达直觉。它代表了一种新的机器人技术方法,一种利用具身认知来打破心理阻力并培养情感共鸣的方法。随着我们的房屋与技术一起发展,Mimic 指出了一个未来,机器不仅仅是服务,它们还会关联、反映和响应。